如何評測身高
不少人都有一種錯誤的觀點,孩子現在個子偏矮,認為是發育偏遲,以后還有長高的空間,到發育期自然會躥上去的。等到發現孩子是矮小癥,已經錯過了治療時期。 判斷孩子是否還有長高的空間,有一個專門的診療指南—— 如果僅僅是矮小的孩子,會先測一下他們的骨齡,看看其骨骺是否與他的生理年齡相符; 如果骨骺已經閉合了,那就真的一點回旋的余地都沒有了; 如果骨骺還沒有閉合,則要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做進一步的檢查,包括排除孩子是否存在器質性的問題,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看看他們的生化、肝腎功能情況,有沒有營養不良等; 找到原因后再對癥治療,方法可能是打生長激素針,也可能是中西醫結合治療。 如果是性早熟引起的矮小,還要復雜一些,一方面要抑制性早熟,推遲骨骺的閉合時間,另一方面還要用生長激素,促進孩子長高。 骨齡測試怎么做? 很簡單,只需拍攝兒童左手手腕的X光片,得到骨齡平片,然后根據國際評估標準的方法,結合中國兒童生長發育趨勢,做評估。通過觀察骨骼生長的過程可以判斷骨骼的成熟程度,從而預測生長潛力。 都說X光片有輻射,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大可放心,一次X光片的輻射量遠遠小于乘坐飛機所受到的輻射,是十分安全的。 哪些兒童需要做骨齡測試? “每個兒童都需要做骨齡測試,國外將它作為評估生長發育的重要指標?!庇嘟B淼說,骨齡測試對于了解兒童的生長發育潛力,預測兒童的成年身高,以及矮小癥患者的治療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哪個年齡段最適宜做測試? 骨齡測試,多做幾次也無妨,但有兩個時間點,十分重要。一次是孩子4周歲時。第二次是孩子8周歲以后,即青春發育期時?!? 在這兩個時期,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高,最好每個月都給孩子量量身高,稱稱體重。 相比之下,有一部分兒童則尤為需要。余紹淼說,身高不是很高的父母,或擔心小孩個子偏矮的父母,可以帶孩子去醫院做個骨齡檢查。治療矮小癥,越早治療,效果越好,費用也最省。 兒童的身材受到他們雙親身高的影響,根據雙親身高計算兒童的遺傳身高或稱為靶身高已在兒童臨床得到廣泛應用。CMH(the Corrected Midparental Height)方法,即父母平均身高十6.5 cm為男孩靶身高,父母平均身高一6.5 cm為女孩靶身高。 男孩遺傳靶身高=(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 )/2 + 6.5CM 女孩遺傳靶身高=(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 )/2 - 6.5CM 該方法從上世紀70年代起被普遍使用。 由于我國近年來生活水平提高明顯,上一輩有很多可能因營養不足或有疾病時未得到更及時、有效治療而使身高增長充分,現在的孩子成年身高常常高于遺傳身高。且 CMH法把遺傳因素占到100%,這明顯不合理。 部分學者通過充分研究,提出了新的靶身高計算方式,FPH(the Final Height for Parental Height)法,經國內部分地區驗證,證明更為準確、合理,因而目前已經替代前面所說的CMH法。 FPH法的公式是: 男孩=45.99+0.78×(父身高+母身高)÷2±5.29CM 女孩=37.85+0.75×(父身高+母身高)÷2±5.29CM
相關推薦
- 暫無數據